俗话说得好 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” 据《历书》中说 大寒后十五日,斗指东北,维为立春, 时春气始至,四时之卒始,故名立春也。 立春既是节气,也是节日。 立 春 由 来 “立春”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。据《礼记》记载,周朝时,每逢“立春”,周天子亲率公卿、诸侯、士大夫,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,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。人们发现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大地开始复苏,万物开始生长,因此将这一天定为立春。 立 春 习 俗 打春,盛行于唐、宋两代。旧时人们会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做春牛,立春时用红绿鞭抽打,被称为“打春”。 咬春,就是用极薄的面皮包裹上新鲜的时令蔬菜,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,细品“咬春”,满口都是春的味道。 最初的迎春活动,主要是国家祀典,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,如贴宜春帖、挂春幡、贴春画、戴春鸡等。 游春即民间庆祝立春的一种活动。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,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,边走边舞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。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,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。 万物归零,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已苏醒 天地万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。 岁之轮回,由此而始。 今日立春 我们又站在了新时光的起点 一切欣然,蓬勃温暖 ~ 新年期间的每一幕 都值得被记录 赶紧拿起相机,分享你的专属年味吧 超链接>>有奖征集!用摄影定格石排年味 #网络中国节·春节 #请到广东过大年 #新春·进莞来团聚 END ■出品 | 石排镇融媒体中心 ■文编 | 王芷程 ■校对 | 邓炜羲 ■责编 | 刘鹏、刘少华 |